秋季想尝试培育多肉幼苗?了解4种诀窍,失误少、操作难度低!

养花志 2020-8-10 15:31:49

    导语:每年刚入秋的时候,养殖多肉的花友就开始犯愁,繁殖多肉该采取什么方式?到底是播种还是扦插,哪个途径能够降低养花人繁殖的难度,同时又能确保最大限度上受益。其实,植物的繁殖不难,特别是多肉,其适应性强,有些品种叶片落地就生根,发育成独立的株苗。

    所以,想要秋季尝试动手培育多肉幼苗的花友,现在就跟着学习下,了解其中的诀窍以及细节操作,在事前做好准备,这样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才能减少失误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危害等。

    第一种、播种繁殖

    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不适宜叶插的多肉,如生石花、灯泡、碧光环、星兜类等等番杏科多肉植物,它们没有多余的脚芽分株,也不存在多个花头可以培育成幼苗。因此只能借用其成熟的种子来培育新的株苗。

    当然,由于其种子的品质良莠不齐,因此我们在播种繁殖的前期当多准备些种子,而且在撒到土壤中之前,需浸泡在温水中,持续上24小时以上,如此才可以提高种子出苗的几率,让园艺新人感受到成功的快乐。

    第二种、分株脚芽

    针对群生多肉植物的繁殖方式,最为常见的就是分株脚芽,将子株和母株之间的根须给修剪断,这样就可以将子株移栽到别的花盆中,如常见的观音莲、子持莲华、山地玫瑰、玉露系列、条纹十二卷等等各种群生的多肉植物,它们都可以采取分株的方式扩展盆栽的数量。

    而且在分株移栽后的株苗,需要和寻常换盆的多肉一般,降低光照,多通风,减少水份的输入,最大限度上保证其服盆期间不出纰漏,影响到其根部适应新环境或者长出新根须。

    第三种、叶插

    叶插的成长最低,对母株的损害最小,基本上主干底端的健壮的叶子都可以当作扦插的插穗,并且使用叶插的方式培育下一代,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多肉缀化或者群生的几率。因此,多数花友都比较偏爱这种方式。

    另外,叶插的具体方法很多,通常夏季凭借着水为介质扦插,将带有完整芽点的叶片固定在能够半密封的塑料瓶上,往里面倒水,这样搁置在光照充足的阳台上,不到一个月,叶片成长"小莲花"的几率高达80%以上。

    除此之外,就是将多肉叶片平放在微微湿润的沙质土上,芽点部分能够接触到介质和水分、养分等,如此需搁置在阴凉通风处,避免其受到高温强光的折腾出现化水,导致扦插失败,通常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判断这些叶片是否能够长成幼苗。

    第四种、砍花头培育

    多头的多肉老桩,想要分散出独立的小幼苗,不需要遵循上述的几种方式操作,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等待叶片从小小的莲花慢慢长成,只需要从老桩主干上修剪下花头,然后将其茎干底端浸泡在水中,坚持每天换水,一周花头就能长出健壮的白根,方便大家移栽到基质土中培育。

    结束语

    多肉的繁殖不是难事,导致其花卉市场上的"身价"一天不如一天,所以想要依靠其发家致富的花友就别凭借着一腔热血就闯荡尝试了,否则极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   【图片来源于网络】

    【文案编辑】目海园艺老翁

更多资讯